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那么,制造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以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制造型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一定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抢占技术制高点,推进产业链品质升级,才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铁装备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杜娟说。

近十年来,王杜娟主持设计的盾构机800多台,应用于国内30多个城市,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施工难题,打破了只有发达国家才可设计生产盾构机的神话。

而具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信重工,通过聚焦核心技术、核心制造和核心产品,依托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优势,搭建线上、线下和成果孵化“三大平台”,借力双创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走出一条重型装备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截至2019年底,中信重工拥有有效专利949项,其中发明专利320项,包括1项美国专利和1项日本专利。

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许多企业依托技术创新不仅企业迎来快速发展,还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许昌市将2020年定为“创新年”。

据全国人大代表、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介绍,在“创新年”的具体工作中,许昌市将把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持续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最终实现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发展绿色、智能制造向先进制造业强省迈进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持续推进“三大改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向先进制造业强省迈进步伐。

“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完善产业链条来实现竞争力提升。”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介绍,这几年,河南制造业通过实施绿色化改造,不少企业已经达到了超低排放、绿色工厂、花园式工厂的要求。

围绕绿色化改造,河南在环保技术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以钢铁、水泥、电解铝企业为例,这些企业不仅自身实现了绿色化改造,而且还带动了节能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李涛说,传统制造业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不仅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还容易造成产能过剩。随着经济发展,制造业已经由单一的产品生产供应模式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柔性化、个性化的产品生产供应模式。

“转型是绿色化改造,升级是智能化改造。”李涛说,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更是推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2020年中铁装备将主要围绕异形盾构、‘卡脖子’关键部件、智能化技术等方面进行攻关。”王杜娟说,这主要考虑到未来隧道施工断面呈现多元化发展,多圆隧道、变断面隧道、异形隧道、大跨度地下空间等对异形隧道盾构掘进装备提出了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新兴产业崛起为制造业蓄足新动能

除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最近几年国家及地方都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为制造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2019年,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9%。其中,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等四大新兴产业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4%、11.4%、16.9%、7.4%。

尽管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但仍然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以信息产业中光电子芯片和器件为例,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端光电子芯片还严重依赖进口,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光电子产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远大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参与的光电子芯片与高端器件科技创新,建设依托企业的创新平台;搭建光电子芯片与器件中试平台、封装测试平台和可靠性验证平台,实现光电子芯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大幅提升光电子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和国产化率。

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了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和着力点,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等。

在新兴产业中,与5G技术相结合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近几年强势崛起,不仅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总经理杨剑宇建议,国家层面出台积极的产业政策,支撑5G应用产业发展。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本行业5G网络信息服务的广泛应用,聚焦本行业核心需求,制定5G应用推进计划,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

优化政策供给为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不少措施,加大对企业纾困、融资、用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表示,当前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叠加影响,企业的生存环境依然严峻,需要更精准地为企业减负。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除了土地与资金成本外,还急需解决税费负担、用工成本等问题。

对此,景柱建议优化政策供给,精准对症下药,解决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过高这一突出问题。包括降低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制造业企业的社保负担;降低制造业企业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等。

景柱还提出,精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让制造业轻装上阵。“特别是当前受疫情影响,企业不裁员已是咬牙坚持了。”景柱说,虽然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但企业的税费负担依然沉重,这其实是目前制造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制造业不仅是稳就业的‘压舱石’,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景柱表示,要鼓励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自身竞争力,也要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为制造业的发展多立路标、少设路障,让制造业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李涛表示,当前,抑制经济下滑、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就是货币政策。疫情发生之后,国家已经实施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企业贷款的条件更为宽松。

“目前,普遍问题是,银行给企业贷款必须要有抵押物,而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抵押物。”李涛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信用贷款的作用。推动银行走进企业,培育企业的授贷功能,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这就要求银行要注重自身能力提升与服务改进,培养更加懂企业的金融人才,成为服务企业的行家里手。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磊彬 文图)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