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5月16日下午,牧原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召开。
牧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秦英林、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曹治年、独立董事周明笙、监事会主席苏党林等公司高层,以及50余名股东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公司上市十年的辉煌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战略。
数据显示,自2014年上市以来,牧原股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2024年,公司生猪出栏量突破7000万头,较2014年增长超37倍;营收从26.05亿元跃升至1379.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稳居全球生猪养殖企业首位。
谈上市十年:业务高速发展,成效显著
秦英林率先回顾了公司上市十年的风雨兼程与丰硕成果。他感慨道:“过去十年,公司在业务拓展、内部治理优化以及合规运营方面持续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业务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股东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秦英林表示:“股东们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公司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见解、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及专业的指导。”这些宝贵的资源如同强劲的引擎,有力推动了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促使公司的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比如,内部治理上,秦英林介绍:“自公司上市后,完善内部治理架构与接班人制度建设便成为重中之重。”公司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架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力量。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上的饲料、养殖、屠宰等关键业务,我们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打造出在各项业务上的核心能力。”秦英林进一步阐述道。
在产品能力上,秦英林表示公司从生产指标、财务指标、盈利能力以及产品质量四个关键维度对产品能力进行全方位检验。他展望道:“未来,公司将继续以这四个维度为出发点,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技术水平,追求产品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公司会不断强化养猪生产能力,朝着更高目标、更大愿景努力,创造更大价值。”秦英林坚定地表示。
二代接班人:崭露头角,未来可期
在股东大会上,秦英林满怀欣慰地谈及公司二代接班人的培养成效。
他表示:“过去的十年,公司在业务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管理层高瞻远瞩,及早建立了接班人制度,精心培养二代接班人。如今看来,这一尝试成效显著,目前二代接班人的表现令人满意。”
目前,牧原股份的二代高管团队已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核心成员包括首席财务官高曈(1994年生)、屠宰肉食负责人秦牧原(1995年生)、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1992年生)、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1986年生)以及首席法务官袁合宾(1988年生)等。
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团队,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且个个都是从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成为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代班子谈战略:瞄准海外、深耕肉食与降本增效
作为牧原“少年大将军”的典型代表,首席财务官高曈对全球猪肉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战略规划。
他说:“尽管当前全球猪肉市场格局复杂多变,但依然存在着增长空间。基于此,公司已明确将海外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高曈表示,业务的国际化、技术人才的国际化以及资本的国际化,是公司海外战略顺利推进的关键要素。其中,资本的国际化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助力海外团队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长远发展储备专业人才,更有助于公司在海外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
“这一点,公司希望广大股东能够形成共同认知,这也将成为公司未来5~10年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曈说道。事实上,牧原股份在海外布局方面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去年,公司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开启了海外合作的新篇章。近日,公司更是披露了赴港上市计划,这一举措无疑将为公司的海外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资金支持和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营养、育种、环保、智能化等多个关键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当前,全球猪病防治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国家仍深陷猪病困扰。高曈表示,牧原股份希望凭借自身优势,为这些地区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助力全球养猪行业持续进步,留下属于牧原的独特印记。
作为二代接班团队的核心成员,秦牧原在股东大会上详细介绍了肉食板块的发展战略。
从最新数据来看,2024年牧原股份屠宰生猪1252.44万头,销售鲜冻品141.59万吨。尽管肉食板块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形势已出现积极转变。自2024年下半年起,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其中2024年12月份更是实现了盈利。同时,产能利用率也从2022年的不到30%提升至今年4月的70%,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彰显了肉食板块的发展潜力。
秦牧原对公司经营扭转充满信心,并表示将从内部经营、人才建设、数字化系统等多个方面发力,对肉食板块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他敏锐地察觉到,今年客户需求正发生快速变化。传统的农贸渠道已从单纯的白条交易向分割品需求转变,商超改革、餐饮连锁增长速度以及供应链升级都远超预期。例如,前几个月公司分割和小包装产能一度跟不上客户需求,这充分证明了这两块业务的旺盛需求。
基于下游客户需求的变化,秦牧原介绍,在今明两年的发展战略上,牧原将重点扩大分割品和小包装的产能投入,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公司还将加大技术投入,在肉质、肉色等关键指标上做好研发工作,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在现场分享了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他介绍,今年4月,公司养殖成本已达到12.4元/公斤,此前提出的“头均600元”降本目标已实现三分之二。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养殖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对于未来的成本目标,李彦朋表示,公司2025年的目标是全年平均养殖成本达到12元/公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