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郑棋文】 9月3日,天眼查App显示,上海歌尔启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原科技)成立,该公司由歌尔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业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歌尔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歌尔股份曾在9月1日回应投资者称,积极关注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内的业务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启原科技的成立或标志着歌尔股份正式进军机器人赛道。至此,三大“果链”巨头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歌尔股份均已涉足AI与智能机器人领域。
降低果链依赖、寻找新增长极
歌尔股份布局智能机器人
9月3日,天眼查App显示,上海歌尔启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耀诚,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通用零部件制造、其他电子器件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该公司由歌尔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实控人为姜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9月1日,曾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歌尔股份是否有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以及未来是否考虑进入该行业?对此,歌尔股份回应称会积极关注相关领域内的业务机会。
公开信息显示,歌尔股份为歌尔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在业内看来,启原科技的成立或标志着歌尔股份正式进军机器人赛道,加速寻找苹果之外的新增长极。
歌尔股份的前身是2001年创立的怡力达电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麦克风产品。在创始人姜滨的带领下,歌尔股份自主开发出麦克风全自动化生产线,斩获多个国际大客户,并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
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7年,歌尔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03亿元、1.61亿元、6.45亿元,其中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1.79%、59.15%及57.56%。2018年,歌尔股份成为AirPods全球第二大代工厂。随后的三年,其股价持续上涨,涨幅逾七倍。
彼时,正在享受苹果供应链带来高增长的歌尔股份或许不会想到,未来自己将会因过度依赖单一客户而遭遇难题。
2022年11月,因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砍单通知,歌尔股份股价跌停。伴随“被踢出果链”、面临罚款等消息,歌尔股份市值在短短一个多月内跌去超150亿元。
降低对“果链”的依赖,成为歌尔股份谋求长远发展的当务之急与战略转型的核心。不过,从最新业绩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2025年上半年,歌尔股份实现营收375.49亿元,同比下滑7.02%,成为“果链三巨头”中唯一上半年营收下滑的企业。具体来看,其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34.92%,成为拖累整体营收的主要原因。
截至目前,歌尔股份已在机器人领域有多种技术布局。今年4月,公司申请了“机器人行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机器人”的专利,5月,“陪伴机器人语音识别方法及系统”的专利也获公开。未来,歌尔股份在推动智能机器人业务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启原科技又将研发哪些智能机器人产品?针对上述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歌尔集团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果链三巨头同场竞技
新一轮比拼开启
事实上,“果链三巨头”都想在苹果之外赚钱。
智能机器人赛道火热,盯上这门新业务的并不止歌尔股份一家。另外两大“果链”巨头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已抢先一步驶入AI时代核心赛道,并均在其2025年半年报中频繁提及“机器人”。
下场最早的是蓝思科技。早在2016年,蓝思科技就成立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和大规模量产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灵巧手。目前,公司已具备核心结构件的研发能力,成功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此外,蓝思科技还研发了曲面玻璃显示技术、纳米微晶玻璃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兼具轻量化、高强度的外观解决方案。
历经近10年布局,蓝思科技也率先取得了商业化进展。今年1月,蓝思科技已向智元机器人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产品,并深度参与灵犀X1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而随着其北美头部客户加快新型号定型节奏、落地大规模量产,蓝思科技相关模组和结构件有望实现大批量供货。
对于将机器人看作公司未来增长领域的立讯精密,其相关布局也正在加速进行。
今年年初,立讯精密就表示公司已和多家知名公司建立联系。随后的7月19日,立讯精密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在常熟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投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聚焦工业机器人研发、智能装备制造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将引入AI视觉识别、高精度传感、高精密传动等前沿技术,结合立讯精密在精密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打造“无人化”“柔性化”生产线。
相比上述两位先行者,歌尔股份目前的战略布局尚未明朗。在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看来,虽然智能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短期内“果链三巨头”想要凭此快速摆脱“果链”依赖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作为“果链三巨头”中唯一上半年营收下滑的企业,歌尔股份如今进军机器人赛道,或将需要更多时间积淀技术、开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