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2025年,权益市场企稳回升,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度突破4000点。行情的走高,也带动个人养老金中的公募基金产品,实现了较好的赚钱效应。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10月28日,301只在统计范围内的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全部实现了正向收益,平均回报达到16.98%。
从本金近乎腰斩,到逐渐收复失地,随着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不断实践,个人养老金中的公募基金,打出一场“翻身仗”。
301只各类产品,均实现正收益
自2022年12月个人养老金上线以来,其中包含的公募基金产品经历了数次扩容,目前包括目标日期基金、FOF基金和指数基金,产品形态和可选择性大幅增强。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养老金中的公募基金产品,统一以Y份额标识。与正常平台销售的基金不同,Y份额基金不仅不允许收取销售服务费,还能享受申购费、管理费的一定优惠。
受益于今年科技主导的行情,各类基金产品中,指数基金的涨幅最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今,个人养老金中公募基金产品(以下简称Y份额基金)领涨的分别是科创创业50ETF联接基金Y、创业板50ETF联接基金Y、科创板50ETFY联接基金,回报均在45%以上,其中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收益最高,达到了65.31%。

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2025年年初至10月28日回报排行
同时,一些目标日期基金也实现了较好的收益。
所谓目标日期基金,就是指为某年计划退休的人群定制的基金,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例如“某某养老2030”基金,其资产配置一定比“某某养老2060”基金更为保守。
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有超过20只目标日期基金实现了20%的收益,产品集中在以2030—2060年为目标日期的基金。
回报最高的目标日期基金国泰民安养老2040Y三季报显示,其资产配置包含了14.21%的股票、5.10%的债券、80.82%的基金、0.77%的现金和1.80%的其他资产。

国泰民安养老2040Y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资产配置
2025年第三季度,国泰民安养老2040Y持有的7只个股全部收涨,其中1只个股股价翻倍,4只个股涨幅超50%;重仓持有的10只基金,有9只收益为正。权益资产的高回报,共同推动了这只目标日期基金的亮眼表现。
成立超过2年的老基金,也在“收复失地”
个人养老金上线3年来,始终不温不火,除了“退休才能取”的限制外,产品收益表现不佳也是重要的原因。
2022年12月,个人养老金开启试点,恰巧赶上了权益市场和公募基金的疲软周期。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全年,当时市场全部132只Y份额基金,只有17只实现正收益,甚至有10只基金单年度负收益超过10%。
在2024年的“924行情”之前,有部分基金的累计跌幅甚至超过40%,投资者的本金接近腰斩。
对于一款以“养老”为标签的产品而言,这样的表现,注定难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

2024年1月社交媒体上对于个人养老金的讨论
在“924行情”后,大批基金表现有所恢复,但对于早期入市的投资者来说,收益仍然是负数。
不过,随着2025年A股行情的持续稳健,大量Y份额基金已经实现回本。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上述132只在2022年成立的Y份额基金,只剩4只仍为负收益,均在-7%以内。
这些Y份额基金,基金公司员工自购比例更高
只回看历史行情,并不代表一只基金未来的走向;但如果基金公司的员工花“真金白银”购买,或许能看出一只产品在内部的认可度。
Wind数据显示,基金公司员工自购份额最多的Y份额基金,是兴证全球基金的兴全安泰积极养老目标五年Y,达到363.57万份。如果以当前最新净值1.1779计算,兴证全球基金员工持有该基金的规模达到了428.25万元。

基金公司员工持有份额前十名的Y份额基金
此外,兴全安泰基金养老目标五年Y也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Y份额基金,合计规模达到12.48亿元。2025年中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基金共有87013名持有人。
南方养老2045三年Y、银华尊和养老2040三年持有Y、工银养老2035三年持有Y,基金公司员工自购份额也超过了200万份。
在前十名中,华夏基金的许利明、南方基金的鲁炳良均有2只在管基金上榜,可以看出他们在公司内部的号召力。
郑州市已有近3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郑州市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先试城市。根据最近一次河南省人社厅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郑州市区域内(含省直)的个人养老金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279.17万人,缴费人数77万人,总缴费金额19.42亿元。
10月28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访了郑州市的几家商业银行,几位客户经理表示,今年以来,咨询个人养老金的客户正在逐渐增多,开户、缴费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而从全国来看,上海市的个人养老金缴费金额领先全国。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4月,上海地区个人养老金累计缴存金额超18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人均缴存额1万元,居全国第一。
8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增三类可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形,并拓宽了两种申请渠道。广发证券研报分析称,个人养老金领取形式拓宽,灵活性更高,有利于提升助力全国推广。